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Home > 新闻动态 > 正文

祝贺“2018年半导体集成光子研讨会”在湖南大学顺利召开!

时间:2018-11-20  作者:  点击:[]

1110日与1111日,“2018年半导体集成光子研讨会”在湖南大学隆重召开。应潘安练教授之邀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刘会赟教授、中科院半导体所骆军委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陈思铭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张建军研究员、北京大学王兴军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郝建华教授、爱尔兰科克大学欧阳兴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何颂贤教授、南京大学王枫秋教授、深圳大学张文静教授等来实验室访问指导。1110日刘会赟教授作题为“Development of InAs/GaAs QD lasers”的精彩报告、骆军委研究员作题为“Direct bandgap Ge by design for a CMOS compatible light source”的精彩报告、陈思铭研究员作题为“面向光互联的硅基量子点光发射器”的精彩报告、张建军研究员作题为“硅基-Ⅴ材料异质外延和光电子集成”的精彩报告。1111日郝建华教授作题为“Application of smart materials to light-emission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的精彩报告、欧阳兴博士作题为“Orthogonal Chirp-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High-Speed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的精彩报告、何颂贤教授作题为“低维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及高性能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应用”的精彩报告、王枫秋教授作题为“低维材料超快载流子寿命调控及高性能光电器件应用”的精彩报告、张文静教授作题为“Phase Identification of ɛ-InSe for Photonic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的精彩报告。我院相关方向的老师和本实验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后,在潘安练教授的陪同下,刘会赟、骆军委等参观了本实验室的飞秒光源系统、共聚焦系统、TRPLTA系统等实验测试欲表征系统,并详细咨询了相关实验设备在科学研究上的使用情况。同时,刘会赟、骆军委等还对本实验组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了解,就共同关心的晶圆级半导体生长技术、微纳米光量子信息器件、-Ⅴ族分子束外延技术、硅基集成光电子器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对实验室科研工作给出了指导和建议,并对我们的科研成果和实验条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各方表示将加强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紧密联系和深入合作。

 

QQ图片20181120114050.jpg

刘会赟

刘教授获得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于20018月加入了谢菲尔德大学的EPSRC国家III-V技术中心。他负责为英国学术和工业研究界开发半导体材料的分子束外延生长。2007年,他被授予皇家学会大学研究员,并在伦敦大学学院的电子和电气工程系担任高级讲师。2012年,他被提升为半导体光子学主席。刘教授的兴趣集中在利用分子束外延的低维半导体结构(如量子点,量子线和量子阱)的纳米级工程以及包括激光器,探测器和调制器在内的新型光电器件的开发。开发新颖的器件工艺技术。他与人合着了120多篇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领域的同行评审期刊论文。

 

 

IMG_1021_看图王

骆军委,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计算材料和器件研究组长。2009年至2014年在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先后担任永久职位研究员、资深研究员。高层次人才2017年起担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1977年生人,2000年和2003年在浙江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李树深院士,200701月至200911月在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物理学家Alex Zunger教授,200911月至20142月在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先后担任永久职位研究员、资深研究员,201402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组建从事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设计和器件性能预测的研究组。

专注于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的研究,在半导体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和硅基发光材料等半导体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半导体核心关键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1)开发了世界先进的可用于模拟上千万个原子纳米尺度晶体管的全量子力学三维软件;(2)广泛研究了半导体量子点、量子线和量子阱的电学、光学和激子等性质,为开发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理论指导;(3)揭示和解释了半导体材料、量子阱和量子线等系统中新奇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世界上首次发现在拥有反演对称中心的材料中存在隐藏的自旋极化效应;(4)用反向设计(inverse design)方法设计了高发光效率的准直接带隙Si/Ge超晶格,为硅光子集成技术所需的片上光源提供了配方;(5)对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可行性做了系统研究,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已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 一篇、 Nature Physics 两篇、Nature Nanotechnology一篇(刚录用)、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篇、PRL五篇、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篇、JACS一篇、Nano Letters七篇,撰写专著五章,在APSACSE-MRSJSAP-MRSICSNN等重要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或分会主席。

 

 

IMG_0987_看图王

陈思铭

201791日至2017831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皇家工程院院士

2013913日至2017831日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助理

 

 

IMG_1067_看图王

张建军

男,博士生导师,N09组课题组长,高层次人才1997-2004年湘潭大学物理系本科、硕士,2005-2010年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和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获博士学位,2010-2012年德国莱布尼兹固体和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2014年澳大利亚量子计算和通讯技术卓越中心(Vice-Chancellor's Postdoctoral Fellow)独立开展原子尺度半导体器件的研究,2014年回物理所,2016年末成立N09-半导体量子材料与器件课题组。

课题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科学院重点项目及华为公司合作项目。具体研究工作重点包括:(1)硅基半导体量子芯片材料,包括可控生长低维锗纳米结构和硅锗异质结构等;(2)硅基光电子材料的生长和器件,包括全IV族高效发光材料的生长探索及IV族硅锗和III-V族材料界面可控的混合生长和光电子器件研究;(3)低维量子材料如Ge/Si, InAs/GaAs量子线的可控生长及界面调控的异质结构生长与物性研究。基础研究上期待在常规半导体中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应用研究上期待实现硅基高效激光光源和相应器件集成。

 

 

QQ图片20181120114627.jpg

郝建华

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和香港大学工作后,于2006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他目前是应用物理系的正教授兼副主任。郝建华已经发表了超过230篇由ISI Web of Science索引的论文,其中包括最近发表的高影响力期刊论文。Soc. Rev.,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Adv. Funct.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nd Nano Energy (Researcher ID: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J-2806-2012; Google Scholar:http://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HHveg2kAAAAJ&hl)。根据ISI的基本科学指标(ESI),郝建华被列为材料科学中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他是6项美国专利的第一个发明者。他的作品受到材料观点,材料观点中国,亚洲研究新闻和自然光子学期刊的媒体的关注。在香港,郝建华在主要资金来源的研究中获得了16项外部竞争性资助,包括11RGC GRF(自2012/2013GRF以来连续七年),3ITF2NSFC,以及2Co-PI RGC CRF集团研究(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他获得了“TechConnect Global Innovation Award”(2018年),“第45届日内瓦发明国际展览会(2017年),特别优异奖和金奖,以及”纳米科学研究领袖奖“(2016年),2012/13理工大学研究及学术个人杰出表现/成就奖学金。他是多个国际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高级编辑,如科学报告(NPG)和先进光学材料(Wiley)。他曾担任香港物理学会副会长(2015-2017)。他曾担任各种国际会议的主席/主持人/研讨会主席/组织委员会成员。他还应邀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和美国举办的各种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多场全体会议/主题演讲/邀请讲座。

 

 

IMG_1141_看图王(1)

欧阳兴

爱尔兰科克大学博士

 

 

IMG_1180_看图王

何颂贤

2002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在进入研究生院之前,他曾在硅谷的国家半导体公司担任过程工程师。然后他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Ali Javey教授的协助下研究下一代电子设备纳米材料的设计。在香港城市大学的学术职位之前,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开展能量收集设备研究。

 

 

IMG_1187_看图王

王枫秋

男,博导,教授 2003年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本科毕业,200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博士学位,高层次人才。多年来从事碳基纳米材料光子器件、非线性光学、以及光谱技术研究。至今在NatureNanotechnologyAdvancedMaterialsACSNANOAppliedPhysicsLettersNanoResearch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引用达1500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参与973“量子调控”重大研究计划。担任材料学和光学领域知名期刊ACSNanoOpticsLettersOpticsExpressAppliedPhysicsLettersIEEEPhotonicsTechnologyLettersIEEEJournalofLightwaveTechnology的审稿人。

 

 

IMG_1205_看图王

张文静

特聘教授,高层次人才。从2008年至今,张教授一直致力于新型二维光电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在本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成果,部分研究国际领先,在材料与光电子学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NanoNano Energy等中科院一区发表论文15篇,中科院二区发表论文10篇。论文被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石墨烯制备创始人等在内的国际知名学者,在ScienceNatureNature PhysicsNature Phot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被引用了6500多次,篇均引用次数近100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1400余次。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 Phot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emistry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等国际一流刊物作为研究亮点综述性地重点介绍,被美国Nature News,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Popular Science, MIT news 等美国著名专业新闻媒体报道。

 

 

 

 

 

湖南大学潘安练研究小组版权所有©2017   邮编:410082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麓山门 Email:xiaoban@hnu.edu.cn

手机访问本
课题组网站